天津大学巩金龙Angew. Chem. Int. Ed.:TiO2中间层提高Fe2O3枝晶阵列光电催化产氧性能


【引言】

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是有望通过高效利用太阳能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光电催化分解水的光阳极材料研究中,α-Fe2O3由于具有光稳定性高、禁带宽度适宜(2.1 eV)、元素储量丰富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导电性差、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快、空穴扩散长度短(2-4 nm)、分解水产氧的动力学特性差等缺点也限制了α-Fe2O3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量研究工作试图通过纳米结构设计、元素掺杂、负载电催化剂等方法降低体相及表面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从而提高α-Fe2O3作为光阳极在光电催化分解水产氧过程中的活性。但这些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仍然非常有限,与实际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提高α-Fe2O3光阳极的活性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成果简介】

近日,天津大学的巩金龙教授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了一篇名为“Dendritic Hematite Nanoarray Photoanode Modified with a Conformal Titanium Dioxide”的文章。在该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在FTO基底和α-Fe2O3之间引入厚度精确可控的TiO2中间层,有效提升了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光阳极的活性。由原子层沉积(ALD)方法得到的TiO2中间层具有如下作用:(1)TiO2中间层能降低FTO和α-Fe2O3之间的晶格错配度,缓解晶格应力,减少FTO和α-Fe2O3之间的表面缺陷,从而有效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在界面处的复合;(2)TiO2中间层提供的Ti4+对α-Fe2O3进行掺杂,提高了α-Fe2O3的载流子密度及电导率,从而加快了电子及空穴的输运过程。研究人员用多次水热法及热处理的方式在TiO2表面获得了比表面积大的α-Fe2O3枝晶阵列(Fe2O3BNRs),有效增加了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电荷转移阻抗,从而提高了光生载流子利用率。此外,枝晶结构还有利于载流子的高效传导和利用,并能促进体系对入射光的吸收。在模拟太阳光辐照(100 mW cm-2)的条件下,TiO2/ Ti:Fe2O3BNRs光阳极在1.23 V (vs. RHE)处的光电流密度达到2.5 mA cm-2。通过进一步在FTO/ TiO2/ Fe2O3BNRs表面负载FeOOH共催化剂,析氧反应(OER)的动力学特性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将TiO2/ Ti:Fe2O3BNRs/FeOOH光电极体系在1.23 V (vs. RHE)处的光电流密度增加到3.1 mA cm-2。该TiO2/ Ti:Fe2O3BNRs/FeOOH光电极在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在1.23 V (vs. RHE)的电位下经过50 h的计时电流测试仍能保持95 %的初始光电流密度。

这项工作首次采用ALD方法精确控制TiO2中间层的厚度,并系统研究了引入TiO2中间层所导致的上述两种效果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人员通过向电解质溶液中添加H2O2作为空穴捕获剂,证明了引入TiO2中间层有利于提高体相中的载流子分离效率(ηbulk),而引入FeOOH共催化剂有利于提高表面处载流子分离效率(ηsurface),使FTO/ TiO2/ Fe2O3BNRs/FeOOH光阳极在1.23 V (vs. RHE)时的ηbulk达到90%。经Mott–Schottky测试得到的TiO2/ Ti:Fe2O3NR和TiO2/ Ti:Fe2O3BNR载流子密度为6.79×1020cm-3和5.70×1020cm-3,分别是Fe2O3纳米棒阵列(NR)的3.2倍和2.7倍。

【图文导读】

1. TiO2/Ti:Fe2O3BNRs的制备过程

(a) 用水热法在FTO/TiO2表面生长FeOOH NR;

(b) FeOOH NR经热处理转化为Fe2O3NR;

(c) 用水热法在FTO/TiO2/Fe2O3NR表面生长FeOOH分枝;

(d) FTO/TiO2/Fe2O3NR/FeOOH分枝经热处理转化为TiO2/Ti:Fe2O3BNRs。

2. Fe2O3BNRSEMTEM

(a) TiO2/Ti:Fe2O3BNRs的SEM俯视图,插图为其SEM截面图;

(b) 单个Fe2O3BNR的TEM图。

3.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各组样品的伏安曲线

(a) 热处理温度为550 °C,保温时间为1 h时各组样品的伏安曲线;

(b) 热处理温度为700 °C,保温时间为20 min时各组样品的伏安曲线。

测试条件:电解质溶液为1 M KOH,模拟太阳光辐照条件为AM 1.5G (100 mW cm−2)。

4. Mott–Schottky曲线、伏安曲线、IPCE及稳定性测试

(a) 对Cdl归一化的Mott–Schottky曲线;

(b) 各组样品的伏安曲线;

(c) 入射光波长为350–650 nm,电位为1.23 V (vs. RHE)时各组样品的IPCE;

(d) TiO2/Ti:Fe2O3BNRs/FeOOH光阳极的稳定性测试。

测试条件均为1 M KOH,模拟太阳光辐照条件为AM 1.5G (100 mW cm−2)。

【小结】

在FTO和Fe2O3之间引TiO2中间层能有效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在两相界面处的复合,并通过Ti4+掺杂的方式提高了Fe2O3的电导率。通过合成Fe2O3枝晶结构并引入FeOOH共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辐照条件下1.23 V (vs. RHE)时TiO2/ Ti:Fe2O3BNRs/FeOOH光阳极的光电流密度达到3.1 mA cm-2。该光阳极催化活性的提升不仅是由于TiO2中间层对FTO/Fe2O3界面处光生载流子复合的抑制作用,还得益于因Ti4+掺杂而增大的载流子密度和枝晶结构的大比表面积。这项工作采用元素掺杂和结构设计的方法提高了Fe2O3光阳极的光电催化产氧活性,为基于Fe2O3的光阳极研究拓展了新思路。

文献链接:Dendritic Hematite Nanoarray Photoanode Modified with a Conformal Titanium Dioxide Interlayer for Effective Charge Collection(Angew. Chem. Int. Ed., 2017, DOI: 10.1002/anie.201705772)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王钊颖编译,赵飞龙审核,点我加入材料人编辑部。

材料测试,数据分析,上测试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