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Angew. Chem. Int. Ed.: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有效助阵Li-CO2电池


【引言】

近年来,与日俱增的化石燃料消耗导致了温室气体CO2排放量的激增,进而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由此,采用CO2作为工作气体的新型Li-CO2电池应运而生,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关注。该电池体系不仅对合理利用CO2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还能够有效地储能,这主要是因为电池中发生为: ,且具有1876Wh/Kg的高理论能量密度。随后的相关研究工作表明:较差的电池循环性能和较低的电流密度制约Li-CO2电池的发展。因此,提高Li-CO2电池的循环性能和电池的电流密度是拓展其应用前景的关键。

【成果简介】

近日,复旦大学夏永姚、王永刚(通讯作者)教授研发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题目为“A Rechargeable Li-CO2 Battery with a Gel Polymer Electrolyte”的研究成果。在该研究工作中,所用的电解质为凝胶聚合物(其中,电解质盐为LiTFSI、溶剂为TEGDME、增塑剂为PVDF-HFP和光引发剂为HMPP/TMEPT),并以纳米碳纤维管材料作为电池的气体电极(正极)。另外,科研团队以液相电解液电池(其电解质盐/溶剂与凝胶聚合物电池的电解质/溶剂相同)作为对比实验,对Li-CO2聚合物凝胶电池进行了EIS、SEM、TEM、XRD、EDS和TG等全面的表征和系统的线性扫描伏安和充放电循环等电池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500mA/g的高电流密度下,电池性能稳定的循环次数可达60次。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于液相液电解液电池形成的致密的LiCO3薄膜结构,凝胶聚合物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正极上形成的是低结晶度、无定形态LiCO3结构,该多孔的结构不仅有利于CO2的传输,而且降低了电池的过电压,从而有效抑制充放电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因而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电流密度。

【图文导读】

1.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材料的性质表征

a)凝胶聚合物(GPE)照片(图中比例尺为1cm);

b)图a中标注蓝色区域的SEM图(图中比例尺为10 um);

c) 图b中标注蓝色区域的SEM图(图中比例尺为2um);

d) 室温下不锈钢片/聚合物电解质/不锈钢片(SSS/electrolyte/SSS)对称电池的EIS图谱;

e)聚合物电池的线性扫描伏安(LSV)曲线(扫描速率1 mV/s);

f)聚合物电池电解质的TG分析。

2. GPE体系和液相体系Li-CO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a)GPE体系电池的性能测试;

b)液相电解液体系电池的性能测试;

c)不同电流密度下,截止容量为1000mAh/g,GPE体系电池的充放电曲线(考察的电流密度为50、100、250和500mA/g);

d)不同电流密度下,截止容量为1000mAh/g,液相电解液体系电池的充放电曲线(考察的电流密度为50、100和250 mA/g);

e)和f) 截止容量为1000mA/g和电流密度100mA/g条件下,GPE体系和液相电解质体系Li-CO2电池的循环性能曲线。

3.两种电解质体系Li-CO2电池的CNTs正极材料在不同的充放电状态下的形貌分析和成分表征

a)、b)和c)分别为GPE体系电池正极CNTs材料在使用前、多次放电后和充电后的SEM图片(图中比例尺为2 um);

d)、e)和f)分别为液相电解液体系电池正极CNTs材料在使用前、多次放电后和充电后的SEM图片(图中比例尺为2 um);

g) 两种体系电池正极CNTs材料在电池分别使用前、多次充电后、多次放电后的XRD表征;

h) 两种体系电池正极CNTs材料在电池分别使用前、多次充电后、多次放电后的FTIR图谱;

图4. 两种电解质体系电池的电压-时间曲线以及电池出口端的原位电化学质谱仪(DEMS)分析

a)500mA/g充电电流密度下,GPE体系电池电压、电池出口端O2和CO2含量随充电时间的变化;

b)500mA/g充电电流密度下,液相电解质体系电池电压、电池出口端O2和CO2含量随充电时间的变化;

【小结】

这项研究通过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引入到Li-CO2电池,使得电池正极材料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生成了低结晶度的疏松多孔LiCO3结构。与前人报道的Li-CO2电池研究相较,该研究方法提高了电池的放电容量、充电速率,降低了电池的过电压,进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并合理有效地利用CO2储能。但其充放循环电性能还不能与目前的相对成熟的Li-O2电池相比。由此,研发出正极材料催化剂,并提高CO2的传输以提高电池的性能显得势在必行。

文献链接:A Rechargeable Li-CO2Battery with Gel Polymer Electrolyte.(Angew.Chem.Int.Ed.,2017,DOI: 10.1002/anie.201705017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陈永修编译,黄超审核,点我加入材料人编辑部

材料测试,数据分析,上测试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