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3D打印生态系统
随着美国制造业回流及德国工业4.0概念的提出,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一代制造革命的浪潮。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也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制造2025》,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3D打印技术作为推动新一代制造革命的分支,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及相关人士早已采取相应措施,着力打造一条由3D打印引领的革命潮流。
认清形势,避免走进误区
近几年,随着3D打印概念的走红,3D打印机开始走进普通民众的家庭。但是谈起3D打印,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一台台能够打印出立体实物的打印机,实际上,3D打印真正的专业名称为“增材制造”,发展至今约有30年的历史。只是由于网络的热捧与媒体的炒作让3D打印的宣传与科普偏离的了正常的轨道,致使国人乃至很多行业人士对3D打印的理解存在着偏差。
世界3D打印技术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曾经表示,目前,世界范围内3D打印的产业价值还比较小,2014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而中国也只占有总市场的10%左右。但是值得庆幸的是,3D打印产业在今后几年乃至十几年里会保持比较高的增速。3D打印是一项制造技术,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而言,无疑将会是该技术应用的主战场。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现在3D打印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很多对3D打印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的人可能会左右社会和舆论对3D打印的评价,认为3D打印将会全面取代传统制造技术,最终不但会影响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而且也会对传统制造技术的发挥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很多专家坦言,由于3D打印的火热,很多相关的热评和追捧都不是出于专业人员的认知,对此我们应该加大3D打印宣传和普及力度,以政府政策为导向,让人们在正确认识3D打印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进3D打印的发展进程中,以实现3D打印的产业化升值。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3D打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个性化,高难度,复杂性以及高性能上,可以说,3D打印能够对传统制造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更多的是对传统制造的一种增益与补充。
现在国内的3D打印技术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国内3D打印企业还主要是“生产设备买设备”或者是“进口设备卖设备”,又或是“组装设备买设备”,并没有对3D打印的核心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这也难逃脱掉传统制造思维的模式。罗军曾经提出了“3D打印3.0”的概念,他认为3D打印的发展主要是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3D打印技术的雏形,也就是所谓的快速成形技术,主要是用于设计与生产模具。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能够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高性能的复杂产品,且性能满足要求。第三个阶段是3D打印的最高阶段,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实现。即将3D打印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以及机器人等诸多技术相融合,真正实现智能制造。现在,3D打印还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2.0时代,但是3.0时代会很快到来。
理性分析,接受客观挑战
3D打印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重重障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学界,企业界和投资界对3D打印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商业模式不清,这也是3D打印发展至今仍然还没有实现产业化的主要原因;技术路线模糊,材料成本和设备成本过高,缺乏行业领袖等。
一般而言,3D打印可分为用于个人消费的桌面级3D打印机和供规模生产的工业级3D打印机。要想3D打印真正实现产业化,实现3D打印技术的真正意义上的潜在价值,工业级3D打印机行业应用才是关键。但是现在国内的3D打印企业主要集中于桌面级3D打印机的生产和进口,在工业产品的生产和质量上还与国外存在明显的差距。另外,3D打印发展至今还没有形成有关的行业标准,缺乏行业标准,各企业间生产的产品就不具有统一性,实现3D打印的工业化生产应用也就不可能。
在3D打印材料方面,国外的几个3的打印巨头垄断了其前沿技术和材料,国内企业一时间还无法超越。
3D打印要想赢得市场,实现产业规模化,除了要求技术成熟度外,还需要资本的介入,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加快资金流通速度,3D打印技术才会在资本市场上发挥效应。但是大多投资者都不是3D打印专业人士,要想投资者对3D打印项目注入资金,就必须搞清楚其商业模式。很多投资者因为担心3D打印行业的泡沫,担忧3D打印会重蹈当年光伏产业的覆辙,也因此不敢轻易投资。
一个新兴技术,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存在泡沫问题在所难免,商业模式也一定不会清楚,但是资本市场会发挥潜在的作用,重新洗牌,左后生存下来的才会是行业的中流。
为此,在中央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各地方政府纷纷与3D打印产业联盟合作,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试图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线下制造外围是什么意思 平台与线上信息外围是什么意思 平台的结合,改写3D打印产业的生态系统。
本文作者王小强,材料人网专栏作者,微信Maggeing(加微信请注明“公司-姓名-职务”,以便备注)。转载请咨询作者或材料人网,上述文章观点系个人观点,不代表材料人网赞同或支持。
欧洲足球赛事 编辑整理。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