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人故事会】中国金属3D打印第一人—黄卫东


mp32685738_1442817941553_2“需求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我们通过技术创新找到真正的工业需求”这是黄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

黄卫东,作为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领军人,多年来带领团队树立起在中国金属凝固领域的权威。而现在,他还以西安铂力特董事长的身份致力于中国金属3D打印产业化。

“长江学者”初入科研圈

1978年的黄卫东进入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学习,那时候文革动荡结束不久,刚刚恢复高考,西工大的学科建设还没有现在这样规范和健全,能够进入当时中国一流工科院校学习本身就是很难得的机会,所以黄卫东很幸运,但更多的是努力。

毕业后的黄卫东转而继续攻读西工大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当时中国铸造界的泰斗—周尧和院士,从事凝固与晶体成长的基础理论研究。当时的科研条件极为艰苦,因为缺乏相应的科研设备,没有TEM,没有XRD,没有SEM,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所以很多工作都是靠着手动完成。但是,正是由于条件的艰苦,所以那时候才更懂得学习的宝贵,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硕士毕业后黄卫东选择留在了西工大任教,并继续在恩师周老先生的门下攻读博士。

那时候正是3D打印技术理念雏形的成形期,也并没有什么3D打印概念,留校任教的黄卫东一直有把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与激光熔覆技术结合的构想,形成一种全新的激光立体成形技术,用于直接制造可以承载高强度力学载荷的致密金属零件。在当时,国内还没有人提出这样的构想。

黄卫东的这一构思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但是很多的知名学者和业界人士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在饱受质疑声中的黄卫东并没有选择放弃,他按照自己当初的想法,从最基本的基础研究开始,用大量的实验,海量的数据证实,这是一项震惊世界,了不起的技术。

用黄老师自己的话说:“我们就是一条路走到黑,直到把它走光明为止。”

201469232675450

从学者到董事长

从1995年黄卫东组建团队致力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研发,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2001年黄卫东团队申请了中国首批关于激光立体成形技术的源头创新专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了法律的保护,这也说明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肯定。但是此时的黄卫东更多的不是兴奋,理性的他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自己团队的努力有了法律保护,但是自己开发的3D打印技术还只是科研成果,要想得到业界的关注就必须将科研技术成果实现工业应用,将科研技术转化成应用技术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岂止容易?

此时的黄卫东想到了开公司,这样既可以将自己研发的创新技术成功实现技术转化,又可以解决学校工作与商业化售后外围是什么意思 难以很好协调的弊端。此主意一经打定,黄卫东便开始着手准备。出于不激进的稳健想法,黄卫东并没有四处寻找投资人,而是找到自己同窗多年的几位同学,而此时恰逢西工大调整科研成果转化思路,主管学校产业相关领导希望通过规范公司运营来推动学校滚球体育 成果的产业化。就这样,2011年7月,由西北工业大学和几名成员股东共同出资成立了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黄卫东任公司董事长。

公司成立后,黄卫东感到欣喜的同时更多的是压力,因为他要考虑怎么将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商业技术外围是什么意思 社会。黄卫东借助自己当时与中国商飞的合作项目,利用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制造中国大飞机C919中央翼缘条,顺利地将科研成果实现了工业应用。从刚成立时销售收入不足百万,到现在销售额达几亿元,黄卫东让这家校办企业迅速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金属3D打印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拓宽到海外。

现在黄卫东谈到学校与公司事务时,他有着自己清晰的认知:“我把学校与企业两者的关系处理的很好,主要精力放在学校,两边都做很难做好。”他主要负责公司战略、长远规划的制定和高端人才聚集上。

一切都稳定下来后,黄卫东却依然在奔波,因为黄卫东的理想是将3D打印产业化,所以在2014年,365天,100多场演讲,这就是黄卫东全年的状态。或许,正是这种执着与认真,才有了3D打印现在发展的春天。西工大的3D打印技术也迎来了令人羡慕的合作对象—空客。

3k4ulnp18a

与空客合作

20年的执着,率领科研团队,将3D打印技术开拓应用于先进飞机和发动机高性能复杂结构金属零件的快速成形与修复,并因技术在全球的领先性而获得空客青睐。

2014年3月14日,空中客车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激光3D打印技术在飞机部件制造中一次打印成形、减少加工余量以及材料在成形过程中变形等难题。其中,黄卫东领军的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项目的样件制造,空中客车公司则承担样件的测量和评估工作。

回顾与风格严谨的空客合作的点点滴滴,黄卫东感慨颇多:“如果换作国内企业,可能会急得不得了,会让我们马上把样件做出来”。但空客的流程则是按照科学规律慢慢逐个进行。当空客明确3D打印在航空航天零件中的发展方向后,与西北工业大学相关负责人就展开不同层次的合作商谈了大约半年时间,随后“我们和它(空客)那边签署了一份相当厚的法律文件,主要涉及知识产权与保密等问题。”在协议签署后双方才进入具体项目合作。

合作的内容首先是双方共同设计考题。“空客并不是一上来就要求做真正的飞机零件,而是首先关注增材制造制造技术的效率、成本、安全性与经济性,比如尺寸、精度等基础问题。”“其实我们觉得自己做得还可以更好,但他们那边已经挺满意。”在样件研究的基础上,铂力特公司接到了空客公司的首批询价单,并提交了第一轮报价。

在黄卫东看来,与空客这样级别的客户合作意味着中国金属3D打印技术能够取得一个制高点。他曾经询问过合作方空客的一位负责人,空客是否要进入金属3D打印制造业。得到的答案为否定。那位负责人强调,空客只会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飞机制造主业,至于零件的生产可以在全球寻求最具有竞争与技术优势的企业合作,比如应用3D打印技术解决航空航天金属结构件的减重问题。

由此,谈到中国近年的3D打印投资热而产生的行业“焦虑”,黄卫东表示,这并不是3D打印产业特有的问题,国内光伏、风能产业都曾经发生过,“大家喜欢一窝蜂而上,最终败北还是在于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工业3D打印的应用需要“扎扎实实”推进。

“需求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等来的。我们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找到真实的工业需求。”黄卫东经常这样讲。

编辑:王小强,微信Maggeing(加时请备注公司-姓名-职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