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薛其坤教授因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贡献获“中国诺奖” 奖金100万美元


薛其坤教授(资料图)

日前,被称为中国民间诺奖的“未来科学大奖”揭晓:生命科学奖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物质科学奖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未来科学大奖对获奖者的国籍不做限制,只要求其工作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并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完成(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台湾)。

获得物质科学奖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其获奖理由是:他在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单层铁硒超导等新奇量子效应方面做出的开拓性工作。

2013年3月14日,薛其坤带领团队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最新的进展,宣布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刻,距离美国物理学家霍尔提出反常霍尔效应已经过去133年。

随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公开发表评论,“这是从中国的实验室里头,第一次做出并发表出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薛其坤团队还首次利用分子束外延-扫描隧道显微镜发现了一类全新的低维高温超导体系-钛酸锶衬底上的单层FeSe薄膜,使界面铁基超导成为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热点。

超导和量子霍尔效应的相关研究成为过去几十年里凝聚态物理的热点领域。迄今,超导领域中获得了五项诺贝尔奖,量子霍尔效应领域获得了两项诺贝尔奖。

因此,薛其坤院士被称为是中国“离诺贝尔最近的物理学家”。

此外,薛院士还有一个独特的外号——“7-11”:早上7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 。据传该作息已经坚持了20多年。

薛教授在获奖接受采访时称:“很突然。非常感谢,我很激动啊!中国人现在有自信,感谢企业家设立这个大奖。希望能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我的工作受到科学家和评奖委员会的高度认可,这是对我极大的鼓励。可能是中国弘扬科学精神,建立公平、公证评审机制的创举,对我们国家的科研评审机制是一个推动。高温超导研究,是固体物理学的难题之一,希望继续走下去,推动重大科学发现有应用价值。不知道讲这些合适不合适。”

未来科学奖项的奖金来源于未来论坛理事自愿出资,并选择公共声誉优良、社会贡献突出且深度认同科学价值的行业领袖定向捐赠。每项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其中,物质奖项的捐赠人为:

邓锋,北极光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吴亚军,龙湖集团董事长

吴鹰,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物质奖项的100万美元奖金都由4位企业家分摊捐赠,且每个捐赠人都承诺捐赠10年。

参考来源:“中国诺奖”揭晓:清华薛其坤、港中文卢煜明分获百万美元

欧洲足球赛事 编辑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