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Energy Mater. 上交大联合美国阿贡实验室关于NaNi1/3Fe1/3Mn1/3O2在钠离子电池中的亚稳态结构变化的研究
【引言】
由于钠在地壳中储量最为丰富,且其物理化学性质与锂相似,因此钠离子电池将成为最有潜力的低成本能量储能系统。对于可充电钠离子电池而言,其正极材料主要有两种:过渡金属氧化物(TMO)和普鲁士蓝类似物,而层状TMO材料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前景。
事实上,层状TMO材料包括NaxCoO2、NaxMnO2、NaNi0.5Mn0.5O2、Na2/3[MxMn1–x]O2、Na1.0Li0.2Ni0.25Mn0.75-O2等。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还发现了新型层状TMO材料,通过Fe的添加重新平衡Ni和Mn的摩尔化学计量数,如:Na0.9[Cu0.22Fe0.30-Mn0.48]O2、 NaNi1/3Fe1/3Mn1/3O2、NaNi0.25Fe0.5Mn0.25O2。其层状结构中一层含有钠离子,相邻的金属层含有过渡金属离子,并且以这种堆叠方式沿c轴方向重复排列。近期,有研究工作表明随着Ni和Fe氧化还原活性点的增加(1/3 > 1/4),NaNi1/3Fe1/3Mn1/3O2表现出较高的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当用它来制作1-Ah软包装的钠离子电池时,在1C下进行循环500个周期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73%,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然而,钠离子在其中的嵌入所引起的相转变并未得到研究。
通常而言,相转变和体积变化的消除是实现较高电池性能的关键,在锂离子电池中LiMn2O4、LiNi1–xMxO2(M = transition metal)、LiFePO4的相转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嵌锂/脱锂过程中反应机制和结构变化已经比较明了。因此,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推进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及市场,深入了解钠基材料中所发生的相变化将是十分有必要的。
【成果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马紫峰教授(通讯作者)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化学科学与工程部Khalil Amine(通讯作者)、Lu Jun(通讯作者)研究团队就NaNi1/3Fe1/3Mn1/3O2在循环过程中的相转变进行了研究,循环过程中两相共存产生非平衡固溶体Na1–δNi1/3Fe1/3Mn1/3O2(0 <δ< 1)首次得到了研究。
【图文导读】
图一、Na1–δNi1/3Fe1/3Mn1/3O2电极循环过程中原位X射线衍射图
测试电压范围为:a)2.0~4.0 V; b)2.0~4.3 V。
图二、Na1–δNi1/3Fe1/3Mn1/3O2纳米颗粒充电至4.3 V延基面倾斜30°前后
a、c)HRTEM图;
b、d)对TEM图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的局域衍射信息;
e、f)对应的纳米束衍射图案。其中:a、c中的插图分别为倾斜前后颗粒的形态
图三、将TXM和XANS结合追踪NaNi1/3Fe1/3Mn1/3O2循环过程中的脱钠反应
a) 脱钠过程中操作TXM得到的Na1–δNi1/3Fe1/3Mn1/3O2结构变化和化学相分布图;
b-d)Na1–δNi1/3Fe1/3Mn1/3O2原始样品及不同充电状态时所得样品的XANES 谱图演示:b- Ni、c- Fe 、d- Mn K边吸收谱。
【小结】
通过XRD、 TXM-XANES技术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其中Na1–δNi1/3Fe1/3Mn1/3O2
的结构演变与截止电压相关。当截止电压为4.0 V时,会产生O3–P3–P3–O3六方相的可逆结构变化;当截止电压为4.3 V时,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O3′和 P3′单斜相,并且随着O3′–P3′–O3相转变的变化,O3相会恢复。从反应机制和结构演变和可以得出Na1–δNi1/3Fe1/3Mn1/3O2需要较大的电化学电压窗口,可用作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马紫峰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燃料电池催化剂与电催化反应过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能源材料制备过程工程理论研究。(作者信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
文献链接:
In Operando XRD and TXM Study on the Metastable Structure Change of NaNi1/3Fe1/3Mn1/3O2 under Electrochemical Sodium-Ion Intercalation(Adv. Energy Mater. 2016, DOI: 10.1002/aenm.201601306)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欧洲杯线上买球 学术组 NeverSayBye 供稿,点这里加入材料人的大家庭。参与欧洲杯线上买球 话题讨论请加入“材料人欧洲杯线上买球 材料交流群 422065952”,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欧洲杯线上买球 前线”或扫码关注。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