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怎样的大师才配得上焊接终身成就奖?


091114-N-5549O-135 NEWPORT NEWS, Va. (Nov. 14, 2009) Robert Bowker welds the initials of Susan Ford Bales into the keel of the aircraft carrier Gerald R. Ford (CVN 78) during a keel laying and authentication ceremony at Northrop Grumman Shipbuilding in Newport News. Gerald R. Ford is the newest class of aircraft carrier. (U.S. Navy photo by 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2nd Class Kevin S. O'Brien/Released)

从焊接终身成就奖设立以来,一共有11位获得了该荣誉,他们分别是焊接界四位院士:潘际銮院士、关桥院士、徐滨士院士、林尚扬院士以及7位在焊接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宋天虎研究员,吴林教授,陈剑虹教授,陈丙森教授,侯立尊董事长,史耀武教授,吴祖乾博士。

姓名

单位 获奖时间

潘际銮

清华大学

2001

关桥

中航工业(625所)

2005

徐滨士

装甲兵工程学院

2005

林尚扬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2005

宋天虎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

2007

吴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陈剑虹

兰州理工大学

2008

陈丙森

清华大学

2009

侯立尊

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

2009

史耀武

北京工业大学

2010

吴祖乾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2011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有哪些主要成就与荣誉吧!

潘际銮:60年代初试验成功氩弧焊并建设成功我国第一座核反应堆工程,继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 1965年,"ZD-30电子束焊机"获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联合授予的新产品创造二等奖;

70年代末研究电弧传感器,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并研制成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

80年代研究成功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QH-ARC法",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1984年,"QH-ARC法"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7-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担任焊接顾问,为该工程作出重要贡献;2000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研制成功爬行式弧焊机器人,属国际领先水平。

关桥:1992年获航空工业最高奖--航空金奖,1996年获光华滚球体育 基金一等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滚球体育 奖,先后5次获部级滚球体育 进步一、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78年,"钨极脉冲氩弧焊与悬空焊工艺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折叠"低应力无变形焊接"理论的创始人。他发明的"薄壁结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方法及装置"是焊接变形控制领域中的重大突破。他又是航空焊接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中国飞行器制造工程中多项特种焊接技术的开拓者。在焊接力学与焊接结构完整性研究方面,也有重要建树。他领导的"焊接瞬态热应变云纹测试技术"研究成果,对推动焊接力学学科发展、丰富学科内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徐滨士:(1)系统的开发了电刷镀设备、镀液和工艺,突破了现场修复大型设备的重大工程技术难关。1985年获得国家滚球体育 进步一等奖。开发出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制备的纳米复合涂层可显著提高材料的耐高温磨损及抗接触疲劳性能,于2004年获得军队滚球体育 进步二等奖。

(2)在国内首次用等离子喷涂技术解决了坦克等重载车辆薄壁磨损零件不能修复的重大难题,该技术于1985年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90年代末在传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该技术于2003年获得国家滚球体育 进步二等奖。(3)发明了新型坦克履带板材料ZGMn8CrMo,该技术获得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4)首次在国内将电弧喷涂技术用于大型舰船钢结构的表面防腐研究,1997年获军队滚球体育 进步一等奖。

1996年7月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滚球体育 成就奖";2004年6月获 中国工程院"光华滚球体育 工程奖";2004年10月获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最高学术成就奖";2005年10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技术科学奖";2009年10月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摩擦学最高成就奖";2010年4月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中国表面工程最高成就奖。

林尚扬: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高铝焊条工艺性的技术难点。同时,还研究成功耐海水腐蚀钢用结507CrNiCu焊条,用于水下管线和趸船码头的焊接。70年代中期以来,主持开展了水下焊接技术的研究,使中国的水下焊接技术跃进20年,并跨入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20年来先后参加十多项重要水下焊接施工,这项成果曾获机械部滚球体育 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创造三等奖. 在研究200m水深水下干法焊接技术时,开发一种新型的旋流式双层气流保护焊焊枪,获中国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

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双丝窄间隙埋弧焊方法,成功地解决了特厚钢结构焊接的效率和质量的矛盾以及焊接自动化问题,本成果曾获机械部滚球体育 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创造三等奖和全国优秀专利项目奖。同期还主持研制了自行龙门式双头两维跟踪自动焊接机,焊接了为宝钢二期工程制造的大型冶金起重机主梁及火箭发射塔的杆件等产品,曾获机械部滚球体育 进步二等奖。主持为工厂研制80型摩托车自动焊接机群,共有14台焊接专机,这项成果曾获机械部滚球体育 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滚球体育 进步二等奖。

20世纪90年代,组建了焊接机器人工程应用研究室,主持研制成功中国自行开发成套的当时全国最大、最复杂的推土机台车架弧焊机器人工作站,曾获机械部滚球体育 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滚球体育 进步三等奖。

宋天虎:在焊接生产过程机械化与自动化和水下焊接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 参与的研究项目曾获得机械部滚球体育 进步一等奖,国家滚球体育 进步二等奖,国家经委石油设备优秀滚球体育 成果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项。曾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机械工业部滚球体育 与质量司司长,现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焊接协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机械工程学报》主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吴林:曾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焊接学会前任理事 长,现任执委,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执委。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与焊接智能化、自动化。主要研究具有一定智能的焊接机器人,焊接过程传感,焊接机器人智能系统,特种环境下的焊接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焊接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应用基础理论及新技术,包括空间焊接及遥控焊接。

陈剑虹:1982年以前主要从事焊接冶金的研究,分别获国家科学大会成果奖和机械部三等奖,甘肃省二等奖,获两项专利,研究工作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共有十篇相关论文发表在WeldingJournal,MaterialsScience上。材料焊接计算中模拟及工艺优化的子课题获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1994年组织国际会议出版论文集。

1982年以后在研修工作一年的基础上从事金属脆性断裂机理的研究,1992年—1994年提出解理断裂新的模型,1996年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力学权威,美国两院院士JamesRice邀请在该校举行讲座,1997年国际解理断裂专题会中美国Rosenfield把完成的物理模型称为陈一王图象。

2002年进一步完善了模型,完整地阐述了解理断裂的物理过程,修正了73年国际上提出的RKR模型,解决了三十年来未彻底解决的一个科学盲点,在此专题上共有43篇论文发表在知名国际杂志(Transactians of Metallugy and Materials和Acta Materialia 等)上,工作达到世界前沿,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百篇。上述研究成果为学校1998年获得博士授权点,奠定了学术基础。

陈丙森:50~60年代陈丙森参与组织了大型轧机机架电渣焊、大型锻模堆焊、大型轧辊堆焊、火车轮箍堆焊、核反应堆铝池壳氩弧焊、电子束焊机研制、多层包扎式水压机高压蓄势器制造等项目;在70年代参加进行的"大直径厚壁管全位置自动焊机"项目,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

80年代以来,主持了"9%Ni钢大型球罐应力分析与评定"、"焊接接头弹塑性条件下断裂参量的研究"、"焊接接头断裂行为的分形分析"、"焊接接头失效断口计算机辅助体视学研究"等项目;他研制的"弧焊工艺专家系统"获得了中国石化总公司滚球体育 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滚球体育 进步三等奖。这一系统现已在国内20余家企业应用。

他领导的小组还开发了"焊接CCT图应用系统"、"焊工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焊材用量、工时及成本估算系统"、"有缺陷焊接结构安全评定系统"等焊接工程应用软件以及工程机械焊接结构装配焊接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PP)。

侯立尊: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研制出全面替代手工生产的“螺旋压涂机”、“隧道窑烘干炉”、“自动链条烘干炉”等成套设备,使焊条生产步入机械化时代。50年代末研制成功钛钙渣系电焊条配方T-50(J422),至今为全国各电焊条生产厂家普遍采用。60年代为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焊条主原材料“金红石”的禁运,成功研制出“还原钛铁矿”替代“金红石”,生产碳钢焊条,配方,结束了我国依赖进口的历史。1983年,他成功设计制造了国内首台“高温链条式焊条烘烤炉”。凭借这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中国电焊条生产向自动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86年,62岁的侯立尊成立了天津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

史耀武:1991年由国家教委和劳动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回国留学人员荣誉证书,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多种学术期刊及丛书编委。

长期从事材料连接及其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中包括材料与工程结构的断裂与疲劳、材料工程问题的建模与模拟、材料连接科学与技术、电子组装材料与技术、材料超声特性与信号处理等。

负责或承担了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等单位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3项, 国家"七五"和"八五"重点滚球体育 攻关5项, 973重大基础研究1项,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政府项目7项,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课题2项和多项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获得部级滚球体育 进步奖5项。

吴祖乾:参与了秦山300MW和600MW核电工程一回路主设备材料与焊接技术研究,任研制攻关组负责人之一,获得多项核电滚球体育 成果奖,获上海市核电办嘉奖为我国第一台300MW核电工程的滚球体育 功臣。他参与研制成功的集箱内孔氩弧封底焊装置获机械部科研成果三等奖;锅炉磨煤机磨辊堆焊专用焊剂获上海市滚球体育 振兴二等奖等等。自1992年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誉。

本文由欧洲足球赛事 新锐作者杨树编辑整理,点我加入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