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燃料电池重大突破!北京理工大学重磅Science!


【导读】

研究显示,在100°C至120°C下工作的中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MT PEMFCs) 能够改善动力学和简化热管理/水管理,并拓宽了燃料耐受性,但高温会导致Nafion离子聚合物脱水并加剧气体运输限制。因此,PEMFCs的工作温度通常低于100℃,不同温度的性能差异导致了现有PEMFCs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超嗜热菌是一种能够在80°C至125°C的极热环境中存在的生物,并且能够进行呼吸并产生能量,类似于MT PEMFCs的运行要求。

【成果掠影】

在此,北京理工大学王博教授和冯霄教授(通讯作者)受超嗜热菌的启发,通过与Nafion交织的共价有机框架(COF)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氢空气PEMFCs的功率密度。作者合成了一种α-氨基酮连接的COF(Am-COF),并将它们与 Nafion(Am-COF/Nafion)交织在一起,为 MT PEMFC 创造了“透气”质子导体,其氢键位点可在高温下保留水分,大孔隙可改善氧气运输。添加此COF后,商业化Pt/C阴极在105℃下的额定功率密度提高了近90%。

与Nafion或COF中的磺酸基团相比,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COF 相邻层中相邻的羰基(C=O)基团可以同时与水进行分子间氢键合,从而显著提高保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与基于Nafion的催化剂层(CL)不同,含Am-COF 的CL中的质子电导率不会突然下降,而是在工作温度>100°C时增加,从而确保质子传导不间断。此外,开放式框架离聚物增强的保水性和多孔孔径降低了 CL中的氧传输阻力。在105°C时,具有Am-COF的MEA在0.67 V时达到峰值和额定功率密度,其是没有COF的MEAs的两倍多。

相关研究成果以“Oxygen- and proton-transporting open framework ionomer for medium-temperature fuel cells”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

【核心创新点】

1.本文通过与Nafion交织的共价有机框架(COF)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氢空气PEMFCs的功率密度;

2.受超嗜热菌中发现的渗透压启发,本文合成了一种α-氨基酮连接的COF(Am-COF),为 MT PEMFC 创造了“透气”质子导体;

3.在商业化Pt/C中,MT PEMFCs在105°C温度下以H2和空气为燃料,与没有COF的电池相比,其能够实现18.1和9.5 W mg-1Ptcathod的峰值和额定功率密度,分别提高了101%和187%。

【数据概览】

离子聚合物内质量传输和水吸附能量© 2024 AAAS

二、透气开放骨架离子聚合物的合成© 2024 AAAS

保水性评估© 2024 AAAS

质子传输和燃料电池性能© 2024 AAAS

氧气输运过程和主客体相互作用© 2024 AAAS

【成果启示】

综上所述,本文创新性的将“透气”性开放框架离子聚合物掺入中温 PEMFCs的CL中创造了一个微环境,同时强调了提高保水性和确保透气性的重要性。这一重大突破显示了结晶离子聚合物在解决中温PEMFCs性能方面的优势,从而为解决高温下脱水和气体传输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提供了一种新的机会。

文献链接:“Oxygen- and proton-transporting open framework ionomer for medium-temperature fuel cellsScience202410.1126/science.adq2259

本文由材料人CYM编译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