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超导体登上Nature Materials!


一、【科学背景】

超导体有极高的无耗散电流密度Jc,因此引起科研界广泛的兴趣。在超导体中,超导电流由电子对承载,如果电流超过去耦电流密度Jd,电子对就会分开,这就是Jc的最终极限。在基础研究和超导应用研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确定达到这一最大值需要哪些结构和化学特性。临界电流可能会受到涡流运动所引发的耗散的严重限制。因此,大多数提高Jc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增加材料缺陷上,从而造成自由能的空间不均匀性,从而为涡旋定位提供优先位置,以降低其核心能量。铁基1111型超导体具有较高的临界温度和相对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Jc。然而,根据理论预测,通过引入缺陷来控制耗散涡流运动的方法经过优化后,最大Jc只能达到Jd的30%,而Jd取决于相干长度和穿透深度。

二、【创新成果】

基于此,日本成蹊大学Masashi Miura教授团队Nature Materials发表了题为“Quadrupling the depairing current density in the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 SmFeAsO1–xHx”的论文,报道了通过一种创新的热力学方法,显著提高了SmFeAsO1-xHx薄膜中的Jc。具体地,通过高电子掺杂(使用H替代)来增加载流子密度,从而减少穿透深度、相干长度和临界场各向异性。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四倍于常规值的Jc,达到了415MA cm-2,这与铜氧化物超导体相当。最后,通过使用质子辐照引入缺陷,在高达25T的场中获得了高Jc值。此外,这一策略已被成功应用于其他铁基超导体,并实现了类似的电流密度增强。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脉冲激光沉积在MgO基底上生长了50 nm厚的未掺杂SmFeAsO薄膜,然后通过与CaH2粉末的拓扑化学反应进行氢掺杂,随后对部分样品进行了质子辐照以引入人工纳米缺陷。使用STEM和EDS分析了原始和辐照SmAsFeO0.632H0.368薄膜的微观结构,并测量了相关物理量。

1载流子密度调整后超导体相图的演化© 2024 Springer Nature

2TcJd的载流子密度依赖性© 2024 Springer Nature

3MgO上外延生长SmFeAsO1–xHx薄膜的微观结构© 2024 Springer Nature

4物理量与电子掺杂的关系© 2024 Springer Nature

5原始和辐照SmFeAsO0.632H0.368样品的场内超导性能© 2024 Springer Nature

6调整各种超导参数后,SJcJd的相关关系© 2024 Springer Nature

三、【科学启迪】

综上,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组合方法,通过调控载流子密度来控制λξ从而调谐Jd,并通过辐照来增强磁通钉扎,大幅提高了SmFeAsO1-xHx薄膜中的Jc。制备的薄膜显示出铁基超导体中非常高的场内Jc值。就Y123而言,据报道在3 T磁场中的Jd值为15%,而在自磁场中的Jd值为32.4%,接近堆芯钉扎可实现的预测最大值。因此,本研究取得的415 MA cm-2的显著高Jd为SmFeAsO1-xHx薄膜中的Jc设定了新的上限。本研究的方法还降低了有效质量各向异性γ和Gi,从而减缓了涡旋蠕变。本研究证明了这种组合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不同系列超导体的性能,包括掺空穴的铜氧化物(Y123)和铁基超导体。

原文详情:Quadrupling the depairing current density in the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 SmFeAsO1–xHx(Nat. Mater.2024, DOI: 10.1038/s41563-024-01952-7)

本文由大兵哥供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