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JACS:具有AIE活性,刺激响应型荧光增强的2D纳米片状结构
一导读
聚集诱导发光(AIE)是一种与生色团聚集有关的重要光物理现象,AIE发光剂(AIEgens)绕过传统发光体的本征聚集诱导猝灭效应,使发光材料可以用作聚集体和薄膜。非共价自组装是一种用于构建具有AIE活性的纳米或微尺度结构的有效方法。非发光性的“自由”AIE发光剂可以通过自组装进行聚集,进而实现发光。目前,已经制备了一系列的具有AIE活性的自组装体,然而,具有可裁剪的均一尺寸和形态的AIE活性自组装体仍是个挑战。
活性结晶驱动自组装(CDSA)是一种简单的、室温下种子可生长为稳定1D和2D纳米结构的方法。并且在CDSA过程中,成核片段和成壳片段均可以被赋予功能。
二成果掠影
最近,维多利亚大学的Ian Manners等人基于具有结晶型聚二茂铁二甲基硅烷(PFS)成核片段的两亲嵌段共聚物(BCPs),通过活性CDSA制备了具有AIE活性的均一可裁剪的纳米结构,其具有AIE活性的成壳片段是通过引入四苯基乙烯(TPE)发光体形成。通过在PFS18-b-P4VP126前驱体的侧基上进行季铵化反应,引入TPE,制备PFS18-b-P(TPEQ/4VP)126,发现随着成壳片段季铵化程度的增加,自组装过程中具有1D到2D形态偏好的转变。并且,证实了这种转变是由于正电荷的引入,而不是由于引入了特定的TPE组分。此外,通过制备2D矩形胸腺嘧啶/TPE混合的纳米片层结构,并在其中加入HgCl2水溶液检测Hg(II),T−Hg2+−T的形成诱导胶束的壳层交联聚集,出现荧光增强现象,由此判断TPE的AIE活性对壳层压缩效应敏感。通过对处理过HgCl2水溶液的纳米片层结构混合物进行再生处理后,发现其出现的荧光增强现象有所降低,表明其无法达到初始的Hg(II)检测能力。
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AIE-Active, Stimuli-Responsive Fluorescent 2D Block CopolymerNanoplatelets Based on Corona Chain Compression”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三核心创新点
基于结晶PFS基并且有可季铵化的P4VP成壳片段的BCPs,通过活性CDSA成功制备了具有AIE活性的均一且尺寸可调的2D纳米片状结构。
四数据概览
图1PFS18-b-P(TPEQ/4VP)126在甲醇中通过活性CDSA形成了均一的1D纳米纤维状和2D纳米片状胶束©202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图2通过连续活性CDSA制备均一分层的包围型和分布不匀的2D胶束结构©202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图3100%单体季铵化对通过活性CDSA制备的均匀胶束的1D-2D形态偏好的影响,制备该胶束所使用的PFS基两亲嵌段共聚物中含有季铵化的壳层AIE惰性单元©202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图4PFS18-b-P(T19/TPEQ107)126(15%)在甲醇中通过活性CDSA制备均匀2D矩形T/TPE共混纳米片层结构(An= 227,526.7 nm2;Aw/An= 1.01, ca. 225 nm × 1010 nm),并用于用于Hg(II)检测©202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图5T/TPE共混纳米片层结构在环境条件下,甲醇溶液中,用于Hg(II)检测的性能(An= 227,526.7 nm2;Aw/An= 1.01, ca. 225 nm × 1010 nm)©202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图6壳层形成嵌段在甲醇中的分子链变形示意图:(a)中性P4VP和(b)带正电荷的PTPEQ;在甲醇中的动态光散射(DLS):P4VP173及 PTPEQ173(c)基于强度的尺寸分布和(d)基于体积的尺寸分布 ©202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五成果启示
通过活性CDSA成功制备了具有AIE活性的均一且尺寸可调的2D纳米片状结构,并且发现通过结构中正电荷的引入,种子生长过程中出现了1D到2D的形态偏好转变。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壳层片段的疏水性增加,降低了壳层片段的排斥,有利于平头界面的形成。2D纳米片层结构的壳层片段中由于包含具有AIE活性的TPE结构,出现了溶剂敏感发光效应,这是由于壳层疏水进而出现了压缩变化,导致链段运动受阻。此外,具有AIE活性TPE基团和Hg(II)俘获胸腺嘧啶单元的纳米片层结构可用于Hg(II)检测,但是其再生方法仍有待改善。
文献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07133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