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狄俊&北京理工周家东Coordin. Chem. Rev.:铟基光催化剂最新进展
近日,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在化学类TOP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IF=24.833, 一区)上发表综述性论文Recent progress of indium-based photocatalysts: Classification, regulation and diversified applications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22, 473, 214819)。江苏大学熊君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南京理工大学狄俊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周家东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由于具有合适的带隙、独特的电子态、可调的表面原子结构和出色的光电性质,In基材料表现出迷人的光催化性能。本综述总结了各种 In 基光催化剂的设计和调控以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的最新进展。首先,从In基氧化物、In基硫化物、In基磷硫化物、In基金属氧酸盐等分类综述了In基光催化剂的最新进展。随后,我们总结了优化In基材料光催化活性的调控策略,如形态控制、掺杂、缺陷工程、助催化剂改性、单原子工程、晶相工程和异质结构建,并重点关注构效关系研究。本综述进一步介绍了In基材料在析氢、析氧、CO2还原、N2固定、有机合成和污染物降解等领域的光催化应用。最后,提出了In基光催化剂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图1.不同类型In基光催化剂示意图
图2. (a)各种铟基硫化物结构图, (b, c) 0.9 %Ni/ZnIn2S4-RVs的XAFS和EXAFS图
图3.代表性铟基硫化物能带结构图
图4.(a, b)富锌空位ZnIn2S4原子层的STEM图, (c)对应的强度曲线, (d)晶体结构, (e) 选区衍射; (f, g) 少锌空位ZnIn2S4原子层的STEM图, (h-j)正电子湮灭谱, (k)光催化CO2还原生成CO速率图, (l)光催化产氧速率图
通讯作者介绍
狄俊,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2012和2018年于江苏大学获学士、博士学位,师从李华明教授。2016-2017年于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2018-2022年于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刘政教授。2022年加入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目前主要致力于二维材料用于光催化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发表一作/通讯(共同)论文60余篇,包括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Mater. Today,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等。引用9800余次,h-index为54,高引论文18篇。获2019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9-2021年入选斯坦福大学/Elsevier发表的当年“全球前2%科学家之一”,2021、2022年入选全球学者库公布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Rare Metals青年编委。
周家东,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2017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随后以博士后身份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2020年入职北京理工大学,同年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Materials Horizons》 《Rare Metals》 《Smartmat》 《Nano Research》等期刊青年编委。致力于新型二维量子与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新奇物性及应用研究。至今发表论文100余篇,包含《Nature》正刊(2篇),《Nat Mater》,《Nat Electron》,《Nat Commun》等,累计引用6400余次,h因子41。2022年以来,以北京理工大学为通讯单位或者第一单位连续在《Nat. Electronics》、《Nat. Mater.》和《Nature》正刊发表研究成果。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