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3年的Nature大子刊刚完成撤稿首秀!


一、导读

2018年,Nature出版集团的新刊Nature Catalysis正式发行,这是知名出版集团在热门的催化领域布局的重要旗舰刊。作为自然系列的研究期刊,其出道就注定不凡,2020年收获的首个2019年度的影响因子就达到30.471,可谓一名惊人。

这不,最近,这本年仅3岁的实力期刊,刚刚完成了首次撤稿:

2021年5月5日Nature Catalysis宣布撤回首次发表于2018年12月17日的一篇论文,该篇论文曾于2020年6月25日被编辑部关切,整个发表到撤稿耗时近两年半。目前,这篇论文已经被引用164次,在线浏览次数达1.2万次

那么,这又双叒叕的知名期刊撤稿事件又源自什么呢?

二、Nature Catalysis撤稿时间线

2019年7月8日,PubPeer上首次被质疑

2019年7月10日,CNRS的研究人员在PubPeer上继续质疑,并发布在社交媒体

2020年6月25日,Nature Catalysis发布编辑部关切

要点:图4f计时电流曲线的噪声重复,作者告知编辑部其原始数据不可得,作者提供了新的实验数据来支持这一发现,期刊目前正在与独立的专家协商,进一步调查这一问题。一旦得出结论,期刊将提供文章的后续更新。所有作者都同意此次关切的发布。

2021年5月5日,撤稿

要点:因为不能完全解释计时电流法中的伪周期噪声模式,因此决定撤稿。该图的原始数据丢失无法在原来相同的条件下再现噪声模式。这些问题降低了我们对所报道的催化剂性能的完全信心,因此我们希望撤回该文章。

Nature Catalysis撤稿观察

如上所述,撤稿原因可谓言简意赅,即:

1)图4f的噪声模式近乎周期性出现,原文的这种噪声模式无法重现;

2)催化剂性能的可靠性降低;

从文字上看,这一撤稿须知的内容“合乎情理”,但将其中的部分内容展开,一些有趣的信息就浮现了:

作者试图复现“原始论文出现的噪声模式”,但是,仪器测试的噪声模式怎么会完全一致的“复现”?因为噪声源自测试系统受到的来自仪器模块、电路、线缆等多重因素导致的随机波动的叠加或耦合。这就好比,你拿同样的样品去测XRD,想重现上一次数据的基线展现的背景噪声;或者测试了电学性能,想完全重现数据整体抖动的趋势,这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外,即使原图中的周期性噪声存疑,那么如果催化剂的性能数值和原始报道结果偏差不大,论文的核心结果应当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如果论文中的材料结构等其他表征无误的情况下)。

因此,从简短的撤稿须知里面,读者可能得到的真正信息是:

催化剂性能无法同原始论文报道值相比,或者催化剂性能并不稳定,衰减很快;至于周期性噪声究竟是仪器连接和测试问题,还是人为伪造数据问题,无从查证,因为原始数据丢失了。

本着求证的态度,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文中的图4f:

其中,第一条粗线是原始论文的数据,第二、三条是提出质疑者的进一步数据处理。我们将原始数据按照5h为一个周期用绿色方框标注,并用垂直线进一步标识,从中可见,两个红色方框内的数据各自高度周期性复现,而25h以后的第二个红色框内的最后几个区间有轻微偏移,但整体波动规律一致。唯一例外的是20-25h的数据,成为了两段重复区域的分割线。这与减弱线条粗细和采用数据叠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

从科学数据测试的角度而言,如果某台设备某一瞬间受到干扰,短时间内的噪声基线会保持近乎周期的现象,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连续50h的持续测试(论文图4f的描述:during 50 h of continuousreaction),还能连续保持约20h的周期性噪声,从科学角度而言,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探究。

当然,自然现象是复杂的,我们不能仅仅以自己的已知见识来否定其合理性,所以,关于“噪声复现”这一点,在基于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应该是永无破解之日了,因为原始数据里的详细参数永远离世了。

再来看第二点,如果性能尚可,电流密度比原始报道值波动不大,那么文章的整体科学性不能完全否定,因此,从2020年中直至撤稿,重复测试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这就是从撤稿通告里可能得到的有价值的推测,当然,其他可能性犹存。

还有一篇

在PubPeer网站上,撤稿论文第一作者还有一篇发表于2017年的论文也受到质疑:

2019年7月11日,同样来自CNRS的Coudert提出质疑:

论文图S20的噪声涉嫌“重复”出现噪声

2020年7月8日,通讯作者Edward H. Sargent做出回应:

We (the authors of the Joule paper) appreciate Dr. Coudert's drawing this to our attention. Wereviewed our archived original raw data. To check whether the curves (delayed by 1 hour, 2 hours, etc.) of Figure S20 were identical, we overlaid the current density vs. time curve with itself, using a 1 hour delay, 2 hour delay, etc. (see figure posted below). The data do show a similar pattern (Figure 1A).

We zoomed in to look in more detail (Figure 1B).There is a similar pattern to the fluctuations, but not complete overlap.We discussed with BioLogic, the maker of the potentiostat we used in the study. The company mentioned that these pseudo-periodic patterns are frequently seen. BioLogic recommends avoiding using extension cables to reduce the excess noise seen in our and others’ data sets.

要点:

1)原始数据中发现,数据确实存在周期性重现的现象;

2)放大后发现,波动模式相似,但并非完全重叠,咨询测试所用仪器公司BioLogic后,被告知“伪周期性会频繁出现”,建议避免使用延长电缆,以减少数据中出现的过量噪声。

本着科学的态度,我们先来确定发表在Joule上的论文的仪器信息,而这篇论文恰好是第一作者博士论文的最后一章节所研究的内容,通过比对,我们发现如下信息:

第一作者博士论文相应章节所用仪器

Joule论文所用仪器

查证后得知,实际所用仪器为Autolab公司生产,而非BioLogic,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作者博士论文中并没有Joule论文中的S20数据,

那么,原因可能有两个:

1)S20数据是论文修改稿补充,采用的是另一台来自BioLogic的设备测试,但没有在论文中标注;

2)S20数据是人为制作的;

但,究竟是哪一个,可能只有作者自己最清楚吧。

那么,问题来了,刚刚撤稿的发表在Nature Catalysis上的论文使用的是什么仪器?

没错,是它,就是它,只不过为何此处选择了撤稿,而并非发布一则关于噪声重复的解释呢?究竟是仪器公司说了谎,还是?

女神 VS 血案

以上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博士毕业于国内某著名高校,当年的毕业典礼上,校长还特意表扬了这位同学,原话节选如下“即将赴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她在颁奖典礼上说,立志学成归国,为国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另一篇介绍其获奖的报道这样写道“她认为,尽管自己在学习和科研的思想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学术道路上更是学无止境,自己要更加努力,提高能力,在相关领域做出更大贡献,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此刻,我们回想起,上个月坠亡的某高校研究生,因为感觉自己刚刚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Scripta Materialia上的一篇论文可能存在学术错误,担心自己学术之路到此结束,担心。。。。。。而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此刻屏幕前的你,会有何等感想?

前路何方?

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体制,缺乏对学生系统的学术态度的培养,缺失了学术规范的全链条培养,很多人分不清造假和错误,伪造和美化的区别。但是,制度缺失真的是导致学术荒唐事件频发的根源吗?

其实,学术荒唐的全流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单点就能触发的事件,可能的原因很多。

我们发现,众多顶刊时不时会爆出匪夷所思的学术荒唐事件:有最基本的科学原理的误用(学术错误),频繁的以图片处理失误进行的撤稿解释(学术不端),各种不可抗力导致的原始数据丢失,等等。

很多人会好奇,顶级期刊的审稿人和编辑应该很专业的呀。其实,不然,对于涉及研究领域比较广的期刊,即现在流行的general的期刊,能找到论文研究领域小同行的概率不一定很大;此外,大部分期刊的审稿人数据库相对固定,编辑一般习惯邀请的审稿人数量可能相对固定,偶有扩充。实际上,现在全世界的审稿人是稀缺资源,因为这个费力不讨好,而无晋升或毕业“收益”的公益行为,本身就是靠奉献维系的。

因此,“顶刊=高水平”不是一条定理。

简单的根据发在什么因子的期刊来判定论文高水平与否的这套逻辑,只是按照概率论的推定而已,是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标准。具体到每一篇论文,其实经历了不同的过往,不同的作者,而作者的学术修为是关键因素。

因此简单的以刊评文就像买彩票,概率是50%中奖,可能你买了十次,一次也没中。

如果一位作者尝过了学术不端带来的利益,诸如毕业、晋升、人才称号等,并在一段时间没有没发现,那么会造成连环性不端,而不自知。用鲁迅的话来讲,就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本文由mat供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材料人网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kefu@cailiaoren.com。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滚球体育 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