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儿,就是和你一起当院士、发NS、上杰青…


一年一度的情(虐)人(狗)节又来了。除了十分老套地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科研进步、成果多多以外,今年额外准备了一份狗粮。

在诺贝尔奖史上,一共有5对夫妻双双获得过诺奖。这些夫妻分别是法国的Pierre Curie和Marie Curie、法国的Irene Joliot-Curie和Frederic Joliot-Curie、美国的Carl Ferdinand Cori和Gerty Theresa Cori、瑞典的Gunnar Myrdal和Alva Mihdhar、挪威的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r。

有木有流下羡慕嫉妒恨的泪水...

这篇文章为大家盘点了材料研究领域的两对儿学术伉俪。他们的故事告诉大家,搞学术和谈恋爱并不冲突。优秀的实验室恋情一定程度上也是学术成果的催化剂。

段镶锋&黄昱

大家对这对儿夫妻档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他们就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神雕侠侣——段镶锋和黄昱夫妇。两人同在中科大求学,而段镶锋是黄昱高两级的学长。之后,两人相继在哈佛大学深造,导师都是国际最顶级的纳米材料大牛Charles M. Lieber。之后的故事大家就很清楚了,两人手牵手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不少顶级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两人在Science、Nature正刊共合作发表10余篇文章。

段镶锋的研究领域主要为纳米材料和器件,以及它们在电子学、能源领域和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而黄昱专注于研究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石墨烯)的合成、表征和实际应用,从纳米晶体的生长到利用原子级薄材料的功能器件的相关研究。

1.段镶锋&黄昱Nature:二维范德华力异质结构阵列的一般合成

二维范德华力异质结构(vdWH)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报告的vdWH都是由艰苦的微机械剥落和手动重新堆叠过程创建的,尽管这种过程对于概念验证演示和基础研究来说是通用的,但显然不能用于实际技术。段镶锋&黄昱报告了在金属过渡金属二卤化物(m-TMDs)和半导体TMD(s-TMDs)之间的二维vdWH阵列的一般合成策略。通过选择性地对单层或双层s-TMD上的成核位点进行图案化,可以在预定的空间位置以可设计的周期性排列和可调整的横向尺寸精确控制各种m-TMD的成核和生长,从而产生一系列vdWH阵列,包括VSe2/ WSe2,NiTe2/ WSe2,CoTe2/ WSe2,NbTe2/ WSe2,VS2/ WSe2,VSe2/ MoS2和VSe2/ WS2。系统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发现,近乎理想的vdW界面具有可广泛调节的莫尔超晶格。借助原子清洁的vdW接口,进一步证明了m-TMD作为底层WSe2的高度可靠的合成vdW触点,具有出色的器件性能和良率,在双层WSe2中提供了高达900微安/微米的高导通电流密度晶体管。这种多样化的二维vdWH阵列的一般综合为探索奇异物理提供了通用的材料平台,并有望为高性能设备提供可扩展的途径。

文献链接:

General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arrays.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098-y)

2.段镶锋&黄昱Nature Electronics:基于导电微结构气隙门和二维半导体晶体管的灵敏压力传感器

可以快速检测到微小压力变化的微观压力传感器在机器人技术,人机界面,人工智能和健康监测设备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电容式和基于晶体管的压力传感器在灵敏度,响应速度,稳定性和功耗方面都有局限性。段镶锋&黄昱显示可以通过将导电微结构气隙栅极与二维半导体晶体管集成在一起来创建高灵敏度的压力传感器。气隙门可用于创建具有可调灵敏度和压力感测范围的基于电容器的传感器,在0-5 kPa范围内表现出44 kPa-1的平均灵敏度和最高770 kPa-1的峰值灵敏度。此外,通过将气隙栅极用作二维半导体晶体管的压敏栅极,可以在约1.5 kPa的最佳压力下将器件的压敏度放大到〜103-107 kPa-1。这个传感器还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低功耗,较低的最小压力检测极限和出色的稳定性。通过使用它们执行静态压力映射,实时人体脉搏波测量,声波检测和远程压力监控来说明其功能。

文献链接:

Sensitive pressure sensors based on conductive microstructured air-gap gates and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s.

(Nature Electronics, 2020, DOI:10.1038/s41928-019-0356-5)

3.段镶锋&黄昱Nature Nanotechnology:用范德华接触探测卤化钙钛矿中的光电传输

卤化钙钛矿因其在各种光电器件中令人兴奋的潜力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兴趣。但是,由于在环境条件下过大的接触电阻和较大的磁滞现象,它们的电荷传输性能仍然难以捉摸。在这里,作者报告了一种范德华(Van der Waals)集成方法,该方法可在单晶卤化物钙钛矿薄膜上创建高性能触点,同时将界面损伤降至最低,并且原子清洁的界面。与沉积的触点相比,这个范德华触点显示出较低的接触电阻两到三个数量级,从而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系统的运输研究。作者报道钙钛矿薄膜中的霍尔迁移率在80 K附近超过2000cm2/V/s,超低双分子复合系数为3.5×10-15cm3/s,光电流增益> 106。此外,磁输运研究揭示了量子干涉引起的弱定位行为,在3.5 K时相干长度高达49 nm,这个研究结果为探索这类“软晶格”材料的新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文献链接:

Probing photoelectrical transport in lead halide perovskites with van der Waals contact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0, DOI:10.1038/s41565-020-0729-y)

李依依&柯伟

这是一对儿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院士夫妻。

柯伟,金属腐蚀与防护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咨询评议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

李依依,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90-1998年任该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柯伟院士的研究方向是金属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而李依依院士开拓了我国低温高压抗氢材料的研究。早年在相图、高锰奥氏体钢和F-Mn合金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建立了6种强度级别的抗氢钢及合金系列,为我国低温高压、抗氢脆合金的研究做出贡献。

最后,希望大家在科研顺利的同时,也能在科研中早日找到另一个Ta。

本文由tt供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材料人网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kefu@cailiaoren.com。

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滚球体育 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投稿邮箱: tougao@cailiaoren.com.

投稿以及内容合作可加编辑微信:cailiaorenVI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