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Angew. Chem. Int. Ed.:通过部分Fe离子置换活化CoOOH多孔纳米片阵列用于有效催化OER


【引言】

总所周知,氢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电解水制氢作为一种有效制氢手段备受关注。该反应包含两个半反应,其中阳极析氧反应(OER)是目前限制其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OER是个四电子反应,反应过程复杂,所以寻求高效催化剂,实现低过电势下析氧,一直以来均是科研工作者的目标。

【成果简介】

近日,中山大学李高仁教授等人通过在0.01 mol/L的(NH4)2Fe2(SO4)2溶液中对碳纤维纸上沉积的α-CoOOH纳米片阵列(α-CoOOH NSAs/CFC)进行阳极氧化的方法,将部分Co离子替换为Fe离子得到最终负载在碳纤维纸上的FexCo1-xOOH多孔纳米片阵列催化剂(命名为FexCo1-xOOH PNSAs/CFC,0≤x≤0.33)。该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析氧催化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下,过电势为266 mV,塔菲尔斜率为30 mV/decade,稳定性也非常不错。该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题为“Activating CoOOH Porous Nanosheet Arrays by Partial Iron Substitution 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图文导读】

1. FexCo1-xOOH PNSAs/CFC的合成示意图、形貌以及结构表征图

(a). FexCo1-xOOH PNSAs/CFC的合成示意图;

(b, c). α-CoOOH NSAs/CFC的SEM图;

(d). α-CoOOH NSAs/CFC的TEM图;

(e). α-CoOOH NSAs/CFC的HRTEM图;

(f). α-CoOOH NSAs/CFC的SAED图;

(g, h). Fe0.33Co0.67OOH PNSAs/CFC的SEM图;

(i). Fe0.33Co0.67OOH PNSAs/CFC的TEM图;

(j). Fe0.33Co0.67OOH PNSAs/CFC的HRTEM图;

(k). Fe0.33Co0.67OOH PNSAs/CFC的SAED图;

(l, m, n, o, p). Fe0.33Co0.67OOH PNSAs/CFC的元素分布图;

(q). FexCo0.67OOH PNSAs/CFC和CFC的XRD图。

2.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分析

(a). Fe0.33Co0.67OOH PNSAs/CFC和CoOOH PNSs/CFC表面Co元素的XPS图;

(b). Fe0.33Co0.67OOH PNSAs/CFC表面Fe元素的XPS图。

3.催化剂结构转换示意图

(a, b). 从α-Co(OH)2转换为FexCo1-xOOH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4.催化剂结构的同步辐射数据

(a). Fe0.33Co0.67OOH PNSAs/CFC和标准的β-CoOOH的Co的K边的FE-EXAFS图;

(b). Fe0.33Co0.67OOH PNSAs/CFC和标准的β-CoOOH的Co的K边的XANES图;

(c). Fe0.33Co0.67OOH PNSAs/CFC的Fe的K边的FE-EXAFS图;

(d). Fe0.33Co0.67OOH PNSAs/CFC的Fe的K边的XANES图。

5.催化剂的电催化OER性能

(a). 在1.0 mol/L的KOH溶液中,扫速为5 mV/s,Fe0.33Co0.67OOH PNSAs/CFC、CoOOH PNSAs/CFC和IrO2/NF的LSV曲线;

(b). Fe0.33Co0.67OOH PNSAs/CFC、CoOOH PNSAs/CFC和IrO2/NF的Tafel曲线;

(c). 在电势为1.618 V下,Fe0.33Co0.67OOH PNSAs/CFC、CoOOH PNSAs/CFC的交流阻抗曲线图;

(d). 在β-CoOOH和FexCoyOOH中的CoO6(Oh)、CoO4(Td)、FeO6(Oh)上的反应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ΔG;

(e). 电化学循环测试2000次前后的LSV曲线对比图;

(f). 电流密度为10 mA/cm2对应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小结】

研究人员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成功制备出部分被Fe离子替换的负载在碳纤维纸上的FexCo1-xOOH多孔纳米片阵列催化剂。通过同步辐射数据首次证明CoO6八面体结构被FeO6八面体结构替换,同时通过理论计算明确该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来源于FeO6,并且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为后来者设计高效电催化OER催化剂指明方向。

文献链接:Activating CoOOH Porous Nanosheet Arrays by Partial Iron Substitution 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Angew. Chem. Int. Ed.,2018,DOI:10.1002/anie.201712549)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新人组Wenli Lu编辑,黄超审核,点我加入材料人编辑部

材料测试、数据分析,测试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