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佛研究员说起 中美科研体系中博士晋升路线


前段时间,高晓松发消息称自己去了哈佛当了研究员,不久引来了方舟子的打假,指出所谓研究员只不过是一个自费的、谁都可以去的访问学者。一时间,引起了大家对美国的研究员头衔的好奇。这里为大家梳理一下中美的各种研究员和博士晋升路线。

先说说美国的。

Research Assistant,即研究助理,指获得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也有可能是硕士研究生),在实验室为其导师做实验。拿到学位之后,这个工作关系就结束了。

Postdoctoral Associate/Postdoctoral Fellow /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Research Associate,博士后研究员,指获得博士后职位的博士。与Research Assistant是学生不同,博士后是学校或者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一个博士后的工作期限一般是2-5年。

在博后这个层面上,各种看起来唬人的Title都有,如果翻译成中文也是各种高大上。但本质上还是它还是个博后,属于学校科研体系中的“临时工”。合同到期后得看老板续不续约。不续约就得走,续约就接着干。很多人完成博后工作之后,没有找到更高级的位置,只能继续找博后,学术圈戏称“千年博后”。

博士后要想晋升,可以走两条路。一条路线是成为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再往上升到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再到Professor(正教授,又称full professor),这条晋升路线称之为tenure track。在美国学校科研体系中,Assistant Professor属于预备终身教职序列,聘期一般5-6年。期满之后,学校会选择解聘还是聘为Associate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Professor才是终身教职序列。Assistant Professor阶段是科研人员压力最大的时候,本来这个职位就稀少,拿到之后还不一定能顺利晋升到Associate Professor。

但相比于Postdoctoral Associate等一应职位来说,Assistant Professor除了可以有独立的实验室、带团队之外,可以申请项目,有晋升到终身教职的可能,是老板。

所谓终身教职,是指除非犯了重大错误,学校不得开除,这是给科研人员一个稳定的不受行政左右的资格,自由从事科研工作。相比于博后职位,一个学校里的终身教职的职位是非常少的。

而另一条路线是走Research Engineer。前面Professor晋升之路称为tenure track,而Research Engineer晋升之路称为Research-track。

起步职位是Research Engineer/ Research Scientist,即研究工程师/研究科学家,前者常见于工科,后者多见于理科。接着是Senior Research Engineer,即高级研究工程师,接着是Principal Research Engineer首席研究工程师。

相比于tenure track路线,Research-track是非终身教职路线,也就是说Research Engineer不是终身教职。相比于前者,Research Engineer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不承担教学任务。当然,Research Engineer情况没有Professor那么清晰,有的Research Engineer职位相当于国内公共平台的工程师或者组里专事测试的工程师,也有的是做实验,可以转身跑到别的学校走tenure track路线。所以它的含金量就没有Professor那样好区分了。

对于一个研究组来说,有可能是这样一个配置:一个正教授,一个副教授,若干个研究工程师,若干个博后,若干个博士生组成。

那么,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博士生来说,他的晋升之路应该是这样的:先做若干年的博后(至少2-3年),接着找到Assistant Professor(至少5年),顺利晋升到associate professor(至少3年),最终成为full professor。

说回国内的。

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一般是三种晋升路线,分别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又有副高、正高)。上述称谓都是明确的职称,晋升的条件国家有相应的规定。

一个刚毕业的博士,一般先拿到讲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职位,过两年评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再过数年评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当然,也有可能拿到职位并不顺利,得先去读个博后(或者N个博士后)。

但刚毕业的博士也有可能直接拿到特聘研究员。曾经闹过一段风波,国外刚毕业的博士生,一回国就当上了XX名校的研究员。后来一细究,学校赶紧出来说是特聘研究员。除了特聘,有的高校或研究单位叫特任。研究员有特聘,副研究员也有特聘。(一般没有特聘助理研究员,毕竟助理研究员是个起步职称)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吸引人才的新形势。要想吸引青年人才加盟学校(尤其是海外青年人才),空口白牙可不行,工资待遇、科研资金、配套条件和政策都必须准备好。部分高校对于引进人才给的工资一般会类比于研究员(往往是高于的,尤其是特聘研究员还有青千等之类的帽子的时候),可以带博士生,可以独立申请项目等等。这些人才直接给研究员职称,似乎太草率,好歹是要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能就此给了特聘研究员的头衔。

这种情况,其实不是国内原创,是在原有的职称评定之外借鉴国外的tenure-track制度。也就是说,理论上特聘研究员需要在合同期内做出成绩,成功晋升到高级职称,否则有可能会被学校不再续约。国内学术圈用一个极其通俗又恰当的词来形容——“非升即走”。可惜的是,这项政策在国内实施还不成熟,而政策变动性也比较大。甚至有的学校可能是一年一变。

而职称评定还是从助理研究员往上升到副研究员,再到研究员,这条路线没有变。所以特任、特聘研究员,相比于研究员,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国家正式职称,有编制的。拿到特任研究员,还是得去评副研究员、正研究员,拿到编制才算上了岸。

话说回来,上了岸,没有经费,发不出员工工资,交不起学校的水电费、办公室租用费,也是可以分分钟体验到残酷的现实的。

科研圈同样是一个残酷的竞技场。

本文由材料人专栏滚球体育 顾问小水滴供稿。材料人编辑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