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韩春雨事件,小议国产“土鳖”之囧


近日,新浪观察家平台的一则“河北科大副教授的科研成果何以优于麻省理工哈佛”的新闻,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的热议。

新闻的主人公是河北科大副教授韩春雨老师,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这种基因修饰新技术因为其巨大的实用性可能会替代现有技术,这项研究成果被认为具有带来技术和产业变化的潜能。人们惊讶于韩春雨老师在相对较艰苦的科研环境中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然而,在热闹的背后,这则新闻却更多的引起了笔者的深思。是什么使得韩春雨老师的实验室如此简陋,或许这里面多多少少与当今科研界对于“土鳖”的歧视有关。

1、求职之囧

shutterstock_189873806

“土鳖”即与“海龟”对应,是国产博士们的自嘲,指的是无海外留学经历的科研人员。随意浏览下目前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网站上浏览一下他们的人才欧洲杯微信投注 启事,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则欧洲杯微信投注 启事中看到诸如此类的话:“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科研背景者优先录用。”甚至不少重点大学在欧洲杯微信投注 人才时干脆将“有海外求学或科研经历”当作一项必要条件,在一些科研环境较好,科研设施较全的研究单位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这就将不具备海外留学或科研背景的国产博士即土鳖们自动排除在外。

以韩老师的经历为例,他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生期间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这样的履历使得他在博士毕业之初并不能找到较好的科研单位。于是,毕业后他留在了协和继续自己的研究(博后),这种窘态一直持续到了2005年,直到他的文章被Nucleic Acids Research(IF:9.1)接收,他方才离开北京赶赴河北滚球体育 大学任教。

2、科研之囧

8751248724292780694

“我一点也不依靠数字,我只是不停地做试验,扔掉不好的材料,留下不错的选择,而这当中的原理我一窍不通”。他测试了1600多种不同的灯丝,从椰子纤维到钓鱼线,甚至还有同事的胡须,这种近乎枚举法的试验方法是爱迪生时代的试验方法。

然而,在当今世界的科学研究却已经走到的微观时代,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得到现象,还要深层次的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但,微观现象的表征工具例如常规的XRD、SEM、TEM等均造价高昂,这些昂贵的设备往往是名校的专属。

但问题是,名校往往不青睐“土鳖”们,于是“土鳖”们只能去到一些不太知名的科研单位,而此时他们需要面对的是“家徒四壁”,一切需要从零入手的科研之囧。

还是以韩老师为例,笔者查阅了其近年来的文章,发现其入职10余年,仅发表5篇文章,其中还有两篇是校办刊物,这样的科研成果几乎可以用惨淡来形容。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据报道,近十年间,韩老师的实验室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4万元,其实验室仅有4人,他不是博士生导师,只有硕士生做他的助手。这样的科研条件真的很难做出成果。

3、发展之囧

d1a20cf431adcbef1f04432daeaf2edda3cc9fec

如果你认为,至此韩老师的科研道路一定一帆风顺,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韩老师74年出生,今年42岁,已经错过了申请优青的年龄(优青要求38周岁以下)。由此,将可能会错过优青→杰青→长江学者→院士的晋级路径。

所以说若想晋级为院士,你需要在50多岁被选为长江学者,在40多岁被评为杰出青年,在30多岁被选为优秀青年,在30岁出头时完成博士学位,拥有海外经历,并被知名研究机构欧洲杯微信投注 。而这些对于本土博士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结束语:

自2008年“千人计划”启动以来,国家在海外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关注人才引进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重视本土博士的囧境。虽然海外引进人才具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掌握了世界前沿技术,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理应得到重视和优待。但是,真正的“重视”应先重视他们的知识、才能,而非他们身上的标签、符号,只重或过多看重“标签”,恰恰是对其人才价值的忽略。同时,“标签取人、标签论人”的简单化思维方式,也对具备千里马潜质的“土鳖”们造成了伤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哪里都有,请伯乐们谨记,没吃过洋草的马也可能是千里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