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核磁共振的发展及原理
一、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1945年到1951年,发明核磁共振法并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的时期: Bloch(斯坦福大学,观察到水中质子的信号) 和Purcell(哈佛大学,观察到石蜡中质子的信号)获得了Nobel奖金。
第二阶段:1951年到1960年为发展时期,其作用被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所共认,解决了许多重要难题。1953年出现了第一台30MHz核磁共振谱仪;1958年及年代初又出现了60MHz,100MHz的仪器。50年代中期发展了1H-NMR,19F-NMR和31P-NMR。
第三阶段:60至70年代,NMR技术飞跃时期。脉冲Fourier变换技术,提高了灵敏度和分辨率,可常规测定13C核;双频和多频共振技术;
第四阶段:70年代后期理论和技术发展成熟。
1、200,300,500MHz和600MHz的超导NMR谱仪;
2、应用各种脉冲系列,在应用方面作了重要的开拓;
3、出现了2D-NMR;
4、多核研究,可应用到所有磁性核;
5、出现了“核磁共振成象技术”等新的分支学科。
二、主要用途:
1. 结构的测定和确证,有时还可测定构型、构象
2. 化合物纯度的检查,灵敏度较薄层、纸层析高
3. 混合物分析,如主要信号不重叠,无需分离即可测定混合物的比例。
4. 质子的交换,单键的旋转,环的转化等化学变化速度的推定
1. 原子核的自旋
在所有元素的同位素中,大约有一半的原子核具有自旋运动。这些自旋的原子核是核磁共振的研究对象。自旋量子数:描述原子核自旋运动的量子数,可以为整数、半整数或0。
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中,C、H、O、N是最主要的元素。在其同位素中,12C、16O无磁性,因此不发生核磁共振。1H的天然丰度较大,磁性较强,易测定,故NMR研究以前主要是针对质子进行的。13C的丰度较小,只有12C的1.1%,且信号灵敏度只为质子得到1/64。故总灵敏度只有1H的1/6000,较难测定。但近30年来,核磁共振仪器很大改进,能在短时间内测定13C谱,且给出的信息较多,已成为NMR的主要手段。1H, 19F,31P天然丰度较大,磁性较强,且核电荷分布为球状,最易测定。
2. 核磁共振现象
①进动:具有一定磁矩的自旋核在外磁场H0作用下,此核将因外磁场形成角作进动运动:为进动运动角速度,它正比于H0(外磁场强度) 。
②自旋核在外磁场中的取向:没有外磁场时,其自旋磁距取向是混乱的。磁性核处于外磁场H0中,有(2I+1)个取向。磁性核在外磁场中的的自旋可以类比于陀螺在重力场中的进动(旋进、回旋) 。
③ 核磁共振的条件
产生核磁共振必须具备磁性原子核、外磁场、射频磁场三个前提,且满足射频磁场的频率等于自旋核的进动频率,才发生共振,由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
④ 核磁共振现象:
在外磁场H0垂直方向施加一旋转磁场H1于进动核,若H1的旋转频率同核的旋转进动频率值相等时,进动核可从H1吸收能量,由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即为核磁共振。
3. 饱和及弛豫
低能态核比高能态核只多0.001%。因此低能态核总是比高能态核多一些,因为这样一点过剩,所以能观察到电磁波的吸收。 如果核连续吸收电磁波,原过剩的低能态就逐渐减少,吸收信号的强度就会减弱,最终完全消失,这个现象就称饱和。出现饱和时,两种自旋状态的核数目完全相同。在外部磁场中,低能态的核一般比高能态的核多一些,吸收电磁波能量而迁移到高能态的核会经各种机制放出能量,而回到原低能态,这种过程称弛豫。
4. 屏蔽效应-化学位移
① 理想状况时的共振
对于孤立的、裸露的核,ΔE =(h/2π) γ·H;
在一定H0下,一种核只有唯一的ΔE
ΔE = E外= hν
只有唯一频率ν的吸收
如H0=2.3500T时,1H的吸收频率为100 MHz,13C的吸收频率为25.2 MHz
② 真实的核:屏蔽现象
核外有电子(不是孤立、不是裸露)
化合物中:原子间结合(作用)不同,如化学键、氢键、静电作用、分子间力
设想:在H0=2.3500 T,由于核外电子的屏蔽,在核的位置,真实的磁场比2.3500 T略小
共振频率,比100 MHz略高
高多少?对1H是0~10,13C是0~250
氢原子核的外面有电子,它们对磁场的磁力线有排斥作用。对原子核来讲,周围的电子起了屏蔽(Shielding)效应。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大,屏蔽效应就越大,要相应增加磁场强度才能使之发生共振。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是受所连基团的影响,故不同化学环境的核,它们所受的屏蔽作用各不相同,它们的核磁共振信号亦就出现在不同的地方。
③ 如果用60MHz或100MHz的仪器测定,一般有机化合物质子产生核磁共振的电磁波频率范围为1000Hz或1700Hz。在测定结构时,需要测定正确的共振频率,常常需要几个Hz的准确度,一般都以适当的化合物为标准来测定相对频率。标准化合物的共振频率与某一个质子共振频率之差叫做化学位移。
5. H核磁共振谱图的信息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信号的位置: 每种质子的电子环境,化学位移
信号的强度: 每种质子的比数或个数
裂 分 情 况: 邻近有多少个不同的质子
常见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6.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①诱导效应
②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通过π电子的位移而导致对质子屏蔽的较弱或增强
③ 各向异性效应
验发现邻近pi-电子的H的化学位移的变化很大,难以用电负性来解释,如
④H键效应
ROH、RNH2在0.5-5,ArOH在4-7,变化范围大,影响因素多;氢键作用随温度、溶剂、浓度变化显著,可以了解与氢键有关的结构及其变化 。
⑤ 溶剂效应
苯与 DMF形成了复合物。苯环的 电子云吸引DMF正电一端,排斥负电一端。α甲基正好处于屏蔽区,共振向高场移动;而β甲基处于去屏蔽区,共振吸收向低场移动,结果是两个吸收峰位置发生互换。
本文转自百度文库上传者Angela_6250,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565b6afe7fd5360cbb1adb8f.html?from=search。
材料人编辑部Allen编辑整理。
材料人重磅推出材料测试解决方案,如您有测试需求,欢迎填写表单提交
或联系QQ:3234370334
或进入测试谷网搜索:http://www.ceshigu.com/
文章评论(0)